教父 The Godfather

MV5BM2MyNjYxNmUtYTAwNi00MTYxLWJmNWYtYzZlODY3ZTk3OTFlXkEyXkFqcGdeQXVyNzkwMjQ5NzM@._V1_.jpg

1972年的美國黑幫犯罪電影,改編自Mario Puzo的同名小說。

IMDb最佳250名電影第2名,僅次於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AFI百大電影(2007年版)第2名,僅次於大國民(Citizen Cane)。

在1972年的奧斯卡獲得11項提名,最後獲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以及最佳改編劇本,同時也獲得5項金球獎以及1座葛萊美獎。

更是許多電影人心目中最偉大的電影。

 

導演:Francis Ford Cappola

主演:

Marlon Brando飾演Vito Corleone

 Al Pacino飾演Michael Corleone

 James Caan飾演Sonny Corleone

 Richard Castellano飾演Peter Clemanza

John Cazale飾演Fredo Corleone

Robert Duval飾演Tom Hagen

Sterling Hayden飾演Captain Mark McCluskey

John Marley飾演Jack Woltz

Richard Conte飾演Emilio Barzin

Diane Keaton飾演Kay Adams

    這是我第一次寫影評,思考了良久,決定還是獻給我畢生最愛的電影:教父。

    對於劇情我不再贅述,希望正在閱讀的各位都已經欣賞完這部電影,也請各位指教。

    一部好的電影有什麼樣的要素?這是人們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不管列出多少要素,電影好壞永遠都是基於每個觀影者的體驗。但是要剖析我對教父的體驗,我會從演技以及從光影變化分析。其實用盡心思去分析的話,每一個畫面,每一個鏡頭都是值得一而再,再而三回味的。

    首先是演技,除了主角們之外,導演柯波拉堅持每一個臨演都要聘請專業演員,即便拉高成本許多,也能看出導演對演員的要求。電影中最突出的莫過於飾演教父並拿下奧斯卡的馬龍白蘭度了。在他年僅48歲的時候,就飾演一位頭髮逐漸發蒼,富有權力,威嚴中卻帶著慈祥的黑手黨老大維托·柯里昂  。(導演講選角馬龍白蘭度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D10W60r2Rs

    從他莊嚴肅穆的表情展現教父不同凡響的老練及穩重,轉瞬間的挑眉,霎時移動的嘴角,拿捏剛好臉部移動,加上劇組特別利用打光塑造出他永遠在陰影下的雙眼,令人戰慄的威嚴讓人倍感折服。馬龍白蘭度演技的精湛當然不只體現在臉部上,他把他極為精練的肢體動作完美演繹,教父絕大部分時間都不動聲色,但在必要的時候都會做出最適宜的肢體動作。最經典的,莫過於在強尼方亭,在小說中以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為影射的歌手,在與他哭訴的時候。教父原本靜靜的聆聽,卻猛然從椅子上跳起直接握住他的手大喊:"You gotta act like a man!!"並賞他一巴掌,有如一棒打醒在低潮中迷失方向的強尼。

7.png

    在約7分鐘的開頭,被稱為影史最經典的片段之一,教父從聆聽包納薩拉,一個女兒剛被強暴而來尋求教父幫助的禮儀師,到最後他喊維托一聲教父。教父從一開始略顯不耐煩的表情,以及寧願玩貓也不願多撇幾眼的態度,讓觀眾對包納薩拉有些擔心。事實上這隻貓是意外跑進這個場景中,而馬龍便順其自然地即興演出,達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從教父玩貓,背對他,再轉過身來到他跟他說理,於是包納薩拉問道:"Be my friend?"教父那輕輕擺一下頭,挑一下眉,好像他早已知道最後結局似地微微不屑,讓人印象深刻。最後他終於接受他的臣服,並喊他一聲:"Godfather."整個過程教父利用其肢體語言,面部表情以及穩重的言語極其恰當地表達出他對包納薩拉的不滿,中間更不斷強調尊重及友誼的重要性,隱諱地高壓懷柔並施,使包納薩拉臣服地心服口服。

0.png

馬龍白蘭度演技高潮之處,莫過於在開棺見到兒子桑尼的慘樣,並說"Look how they massacred my boy."的時候,許多人譽為這是人類演技最巔峰的時刻,眉間移動的皺紋好像凝聚了教父所有的壓力以及悲痛,嘴角的顫抖更將他喪子之痛描繪地栩栩如生,沒有半滴眼淚卻演出影史上最悲傷的片段,看了不下百次卻仍然為這番演技震懾不已。

2.png

    另外還有麥可到醫院照顧老教父的時候,教父在黑暗的病房中留下的那滴淚,據說是馬龍真實的眼淚,那一幕父子艱深摯的情誼令人動容。在各幫首領會議的那場演說,也是精彩絕倫,氣勢凌人卻又略帶謙遜以及收斂。總結來說,馬龍白蘭度的完美演出,將這部電影帶領到影史的頂峰。

 

    另一位男主角,飾演接班人麥可柯利昂的艾爾帕西諾,在起先出乎意料地獲得這個角色以後,如今已成為在黑幫電影與勞勃狄尼洛齊名的傳奇了。當初在導演相中帕西諾有很大一部份是看上他偏向內向的氣質,後來他也把麥克演繹地極其漂亮。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在與大毒梟索拉佐會面的時候,平時冷靜的麥可面臨人生壓力最大的時候,迷離漂浮的眼神以及細微地顫抖的嘴唇,加上背景逐漸升高列車行駛的轟隆聲,以及漸漸拉近的鏡頭,將麥克心中無論是當下對開槍的猶豫以及堅持間的拉扯,或是他對自己前半人生對家族的排斥以及對接班責任的拉扯,演繹地無比生動。【利用列車聲音來表達情緒在馬龍白蘭度的岸上風雲(On the Waterfront)也曾有過】

3.png

    在此之前麥可向家族其他成員提出計畫的時候,無比堅定的眼神預示了麥可大有接班的潛力,尤其他在這裡表現的是兼具大哥桑尼的武將風範以及軍師湯姆的縝密謹慎,卻撇除桑尼的暴戾之氣和湯姆的過於保守。在最後幾幕了結卡羅,一個背叛家族的女婿,麥可在歷經幾年的深蹲潛伏後,最後一次大清算的時候幾乎判若兩人,質問卡爾的時候,冰冷無情的眼神加上因為打光而只露出半邊臉的麥克,令人不寒而慄,即使是最親的家人或朋友,無法信任的下場的路就只有一條。最後一幕與其妻子凱爭執的片段,從逐漸升溫到突然猛烈怒吼,再到冷靜交談,麥可已經變成一個冷峭無情的接班人,再也不是那個剛退伍意氣風發的青年了。多虧艾爾帕辛諾精彩的表演,麥可的蛻變才能被描繪的如此深刻。從這部電影之後,艾爾變成黑幫電影的第一把交椅,而他也變成一個十足的憤怒天王。【Al Pacino losing his shit】

                                                                           

6.png

    這部電影再除了演技以外最出色的一點,便是用光影變化預示每個角色的特質以及轉變。教父這部電影的特色就是光都是從上方或是從側邊打到角色上,這容易塑造一種強烈的光影對比,無論是人物臉上光影的變化或是佈景的明暗對比,都強烈象徵著世界有正反兩面,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從老教父維托·柯里昂說起,整部電影他都秉持一個深藏不露的神祕氣質,當然因為除了他的角色設定外,還又因為打光而一直覆蓋著陰影的眼窩。眼睛是靈魂之窗,暗示著教父有著黑暗的靈魂,亦是整個組織的靈魂。而且眼睛與眉毛是最容易曝露出內心的部位,用晦暗的眼窩來為教父再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再天才不過了。而麥克·柯里昂的人物光影變化相當有趣,一開始當完兵退伍光榮的回家,臉部打光是偏向明亮的。到他在打電話確認父親遭槍擊的時候,臉上光影逐漸黯淡。在開始講述刺殺索拉佐計畫的時候,臉上的光影逐漸偏向半明半暗,甚至晦暗的眼窩使人像是看到老教父的影子,像是日蝕一般,黑暗取代了光明,顯示麥克正在逐漸蛻變的過程。

5.png

    不過到了西西里島上的時候,他的臉部又逐漸偏向柔和溫順,很可能代表著西西里島的恬靜生活以及艾波隆尼亞的傳統與純樸,才是麥可內心真正嚮往的。而最後的在質問卡羅的時候,他極度明顯左右邊的明暗對比,更把他打造成一個冷酷的死神。

15.png

    而麥可個性火爆,直來直往的哥哥桑尼,相對於其他人物,他的臉一直是完整打光的,直到他在被亂槍射死那幕,光影依舊明亮,完全地襯托其性格。而柯利昂家的軍師湯姆,絕大部分時間的臉部色澤都是半明半暗,象徵他身為律師卻協助犯罪的形象,也象徵著一個住在西西里家庭的愛爾蘭人的矛盾。                                                                  

9.png

8.png

 

    最後是麥可的妻子凱,相對於艾波隆尼亞比較偏向陰暗柔和的光照下,凱的明亮象徵著與艾波隆尼亞的對比。凱代表的是在當時逐漸興起的摩登都市美國女人的形象,艾波隆尼亞代表的是一個鄉村質樸傳統義大利女人的形象,一個富有己見而一個乖巧順從,他們代表著麥可內心的掙扎與矛盾。而看老教父如此成功背後的女人是哪一種,便可想而知,麥可與凱的婚姻終將難以順遂。最後那番爭吵,凱問他:"Is it true?Is it?",麥可回答"No",兩人相擁以後,凱走出去。這時的廣角鏡頭加上麥可在門裡面所塑造得空間距離感,看著人們開始向麥可行禮時,凱的臉色從此黯淡了。

                                                                   

godfather-729-620x349.jpg

11.png

    總結我對這部電影的鍾愛: 每一幕畫面都運用恰當的光影和飽和豐富的色彩,像是一幅幅油畫,一個個鏡頭銜接起來令人多麼目不暇給,難以忘懷。鏡頭緩慢的步調加上乘且線性的劇情,觀賞這部電影是一種完全沉浸式的享受,每個觀影者像是變成柯里昂家族的一份子,看盡家族的成功,衰弱又捲土重來,感受著麥克的成長蛻變,著迷著教父的智慧與神秘。教父也被許多人奉為男人聖經,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奉他為模範,他對家庭無償的愛,他對下屬的威嚴中帶著包容,他對友誼的尊重與重視,他對言語的精鍊,他的動靜皆宜..等等。

    事實上,看教父這部電影就是看各種各樣的對比,老教父的三個兒子,代表著教父的不同種特質: 桑尼有著教父的將領風範,但明顯缺少內斂沉穩以及謹言慎行;弗雷多有著教父的慈祥和藹,但明顯不夠剛強也不夠聰明,容易為人所操弄;麥克有著最接近教父的特質,但兩人卻像光影一般不同,一個溫暖一個冷酷。或是婚禮進行的同時,卻在討論黑暗的勾當;又或是,在嬰兒接受洗禮的同時交叉蒙太奇著清洗其他四大家族的畫面,都可以了解。這一切說明,對於任何人,任何事情,都要謹慎細膩,因為任何人,任何事情都不是只有表面。且看唯一一個表裡如一的桑尼,因為他魯莽的一句話便無意間揭露家中紛爭,導致老教父幾乎賠上一條命,自己也因而死於非命。

   "Women and children can afford to be careless, but not men."

   最後想補充,我對這部電影有太多感觸,這一篇文章絕對無法完美表達我對教父的珍愛。相信未來我可能會在對文作補充或修改,甚至是再寫一篇關於教父。也希望如果喜歡這一部電影但還沒看小說的,強烈推薦一定要去看,小說中經常細膩地描繪出每個人內心的心情起伏或是暗中盤算,看完小說後再看一次電影,就會發現其中許多人物都靠著些許的肢體動作以及微表情,將人物的內心世界隱諱地展現出來。

   附註:教父中的橘子,橘子在天主教中代表著犧牲與血,因此在教父電影系列中,如果有橘子出現,代表會有悲劇發生。

 舉例:

1.最明顯的莫過於在教父被連射五槍時,散落在他身旁的橘子有如血一般四濺。

2.特西奧在第一次出場時就在玩一顆橘子。

3.司機保利在婚禮時接到一個東西估計也是橘子。

4.桑尼的老婆在比劃桑尼陰莖長度時前面擺了顆橘子。

5.在與索拉佐會面的地點前是一個水果攤擺著橘子。

6.在湯姆與導演沃茲會面時桌上有擺橘子。

7.在各幫首領會議上有擺不少橘子。

8.在教父去世時就是在橘子園。

12.png

13.png

14.png

附上教父中的橘子影片(但並沒有秀出所有我觀察到的,另外影片包含教父2&3)

 

                                                                                                   

感謝您的閱讀:)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godfather 教父 經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ny 的頭像
    Tony

    Tony’s film diary

    T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